摩托车论坛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双版纳骑行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31#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4: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万亩茶园边爱车留影!记录下我们的足迹!

d38e71137d2a406c8ce00db30c3015ba.jpg (105.12 KB, 下载次数: 103)

d38e71137d2a406c8ce00db30c3015b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0#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4: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普洱到景洪路上的万亩茶山!                                普洱茶历史
1,普洱茶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中包括历史上经自然发酵而成的普洱茶(存放也是一种加工方式),也包括现今人工发酵和自然发酵的普洱茶。
2,普洱茶名来源: 据考证银生城的茶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所以银生城产的茶叶,应该是普洱茶的祖宗。所以 ,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说:“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 已自唐时。” 宋朝 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从茶文化历史的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中国茶叶的兴盛,除 了中华民族以饮茶为风尚外。更重要的因为“茶马市场”以茶叶易换西蕃之马,对西藏的商业交易,开拓了对西域商业往来的容景。 元朝 在整体中国茶文化传承的起伏转折过程 中。是个平淡的一个朝代。可是对普洱茶文化来说,元朝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光景。因为云南的普洱茶是大叶种茶,也是最原始茶种的茶箐制成的。所以中国茶的历史,就等于是普 洱茶的历史。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历史。没有固定名称的云南茶叶, 也被叫做“普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商品。普茶一词也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c0d6aa45ab32462bbc59143eeb15f400.jpg (72.64 KB, 下载次数: 116)

c0d6aa45ab32462bbc59143eeb15f40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9#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4: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普洱休息的差不多,放了水补充了水!又继续上路了!一路看着美景,走的不紧不慢!看着山上望不到尽头茶山,看的是入迷了,太壮观了!在这样浓烈茶文化的土地上骑行,心里有太多的凝问!普洱茶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而闻名海内外的……

bf8359b8944d44eca660eab413b7e922.jpg (75.72 KB, 下载次数: 114)

bf8359b8944d44eca660eab413b7e92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8#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4: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路边休息处拍下的指路牌!

1e7b12e84b5948e08dd4f13bdf1e1815.jpg (77.78 KB, 下载次数: 104)

1e7b12e84b5948e08dd4f13bdf1e18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7#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4: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普洱市区在四周茂密树林的群山环抱中,气温湿热。我们来到一个树阴处休息了一小会!解决下内急。也让疲于奔波的我们和座骑喘口气!

155e4d08a65f4a109c1ed08a1ee53508.jpg (78.06 KB, 下载次数: 104)

155e4d08a65f4a109c1ed08a1ee5350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6#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4: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走在宽敞,路面好,路两旁树林茂密的s213线上,真正感受了普洱的魅力所在!

69b3e71a22c2440fa6ec2ce7f039a407.jpg (110.09 KB, 下载次数: 108)

69b3e71a22c2440fa6ec2ce7f039a40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5#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4: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出行的队伍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整齐化一,停车也一字排开。让路边的游人羡慕不语,分分投来赞赏目光!

1a4934518f1a46828ded280a43e5860c.jpg (77.78 KB, 下载次数: 118)

1a4934518f1a46828ded280a43e5860c.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4#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4: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里程表在不断增加,我们骑行的里程却减少,离目的地也越来越近了!在路边看到一个很有特色乡镇,停车驻足片刻,拍下照片。让我们用镜头带大家一起去看我们走过的山山水水!

df0a4fc6256b44a0a08a32856cb2c2fa.jpg (105.91 KB, 下载次数: 97)

df0a4fc6256b44a0a08a32856cb2c2f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3#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4: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压阵的jeep也随之狂奔而来,留下了精彩的骑行瞬间!

3e17cb3505eb4126a17784331b78d71e.jpg (72.72 KB, 下载次数: 90)

3e17cb3505eb4126a17784331b78d71e.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2#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4: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我和夜空停车拍照的时候,小胖子从我们面前飞驰而过!留下这张靓影!

b7f4467818d544c0b25d1a07811b026f.jpg (60.12 KB, 下载次数: 106)

b7f4467818d544c0b25d1a07811b026f.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1#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3: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吃完早点!顺着风景如画的s213一路骑行,一路走一路慢下来去感受这醉美的景色!找了个吉祥的公里标拍照留念!让我们在这条路上留下点记忆!

dc058b08fe86472b9553c76a325530ac.jpg (73.53 KB, 下载次数: 110)

dc058b08fe86472b9553c76a325530ac.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3: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主演《阿诗玛》,《五朵金花》杨丽坤故居。留住经典的老式放影机!珍贵的古董!

6c0250e884a742f7b8b98778a0d660e5.jpg (64.76 KB, 下载次数: 41)

6c0250e884a742f7b8b98778a0d660e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3: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主演《阿诗玛》,《五朵金花》杨丽坤故居!       杨丽坤是彝族,著名舞蹈演员,电影演员,主演的电影《五朵金花》和《阿诗玛》已经成为难以复制的时代经典,曾在亿万观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而杨丽坤本人在1960年凭借《五朵金花》荣获第二届亚非电影节最佳女主角银鹰奖,2006年被云南省授予“云南文学艺术卓越贡献奖”,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共和国60年来最美丽的12人”中的第三名。因此,磨黑有杨丽坤故居和阿诗玛广场,供人们追忆这个美丽俏佳人。

6895ea24313345fd8b6d63cf8aef9303.jpg (52.36 KB, 下载次数: 142)

6895ea24313345fd8b6d63cf8aef930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3: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走马观花式的转了一圈云南艺术家杨丽坤的故居。《阿诗玛》,《五朵金花》这两部经典电影作品深受各地的男女老少喜爱!

031b8066e1934ee49dad40ddf96b1beb.jpg (53.46 KB, 下载次数: 54)

031b8066e1934ee49dad40ddf96b1be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7#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3: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磨黑古镇!茶马古道上的历史名镇,值得去慢慢感受……我们几个骑士只有去点了个卯!没时间放慢脚步去用心去了解它的过往!               磨黑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有太多匆匆的脚步由此经过。历史上,从内地和藏区来的商贾、马帮要进入滇南和东南亚都必经磨黑,它是连接边疆和中原及东南亚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咽喉要地。这里气候湿润,适合茶生长,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伴随着普洱茶交易的兴盛,磨黑古镇日趋繁荣,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南来北往的马帮客商进进出出,热闹非凡,他们在这里休整、销售、采购,磨黑古镇因此成为茶马古道的重镇。而马店、商铺、古宅、古桥、古道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至今保留较为完整,可以说“中国茶马古镇第一镇”的称号既是对磨黑的历史作用的肯定,也是对当代完整存在的肯定。
  走过这里的脚尖不闲,但经过这里的舌尖却是咸的。磨黑是傣语音译地名,磨为“盐”、黑为“井”,即盐井之意,因此这里是因盐得名。这里早在汉朝时期就开采盐矿,元、明、清时期设盐政,民国时期设盐政公署。期间,清雍正三年扩大生产规模,大量生产食盐,此后一直是食盐的主要生产基地,也是云南的四大盐矿区之一。清代宁洱生员徐太和有《盐井》一诗:盐洞深无际,开采已有年。人随灯入地,鎚振响惊天。井近各分工,厢长级欲千。东升红日后,轱辘运绵绵。

c892159012fb45d2b5dadf052e412622.jpg (101.15 KB, 下载次数: 33)

c892159012fb45d2b5dadf052e41262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6#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3: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住处两百多米处,左岔磨黑古镇,直行去普洱市!在岔路口左手边有早点铺。第二天早上就在这里干的早点!

808cf8e4e82b467eb7b9841d5de29cfa.jpg (48.32 KB, 下载次数: 52)

808cf8e4e82b467eb7b9841d5de29cf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3: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推荐去磨黑古镇的摩友去这家住!老板人很热情!

05dd8755037c476b9c03d29119e5f367.jpg (70.15 KB, 下载次数: 44)

05dd8755037c476b9c03d29119e5f36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4#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3: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沿着通往宁洱县国道一路向前!过了高速公路桥后,是新修的柏油路很好走!最后在路边找到住处住下!这个地方离磨黑古镇很近!这家路边酒店是我们出行五天住过最好,最干净的,最便宜的酒店!50元的标间!太超值,大赞!

45c3bdaed73347fb9396d1b2c54b01c7.jpg (42.93 KB, 下载次数: 49)

45c3bdaed73347fb9396d1b2c54b01c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3: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快进镇沅的路边,等到小胖来了!让他杂支烟,休息一下,又继续前行往计划的第一天休息地赶。这时天已经暗下来,骑行了好久才到一个乡镇驻地叫梅子乡,找了几家都没有住处。经商量后我们继续赶到计划的扎营地德安乡,晚上骑行真的是太累了,光线不好,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向车灯刺眼,还有很多无良司机开远光灯不变灯,使晚上骑行难度加大,体力精力透支严重。一路这样骑到了德安乡,一边找吃饭的地方,一边找住处和寻找搭帐篷的地方!在到达德安乡找到吃饭的地方后,我们就出去找住处,全部住满。无奈返回吃饭处先吃完饭再做打算!边吃边商量,决定不搭帐篷,往宁洱县赶找住处。吃完了第一天骑行的晚饭,继续赶路!

d71ffc87bada415cb122a6002597f7c2.jpg (47.09 KB, 下载次数: 48)

d71ffc87bada415cb122a6002597f7c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
 楼主| 发表于 云南省 2017-2-20 03: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去镇沅的不是很好走,弯多景美,用眼睛记下略过的美景。走在陌生的路上,一切都是新鲜的,所以骑得非常慢!这种路真是为难小胖这个新手了,车新,车技也新的,走起来不能发挥出他的正常骑行水平!所以我们也一路轻松骑行。骑一段就等一会小胖,让他也停下来休息一下,杂支烟,喝口水,,缓解下疲劳,紧张带给他的肉体上,精神上的折磨!

86e70f1aac994a1398212730fe40d6e5.jpg (65.38 KB, 下载次数: 38)

86e70f1aac994a1398212730fe40d6e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6-1 11: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