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sanyech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早新闻报了沪牌的行情,也提到了黄牛。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41#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2:19 | 只看该作者
我很奇怪的是,为何瞄准黄牛去了……

目前这个市场需要极大的资金量,大黄牛也不能完全搞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2#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2: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francishao 发表于 2017-2-9 10:19
我很奇怪的是,为何瞄准黄牛去了……

目前这个市场需要极大的资金量,大黄牛也不能完全搞定的

牌照是通胀性资产,钱太多,都在找合适的资产配置,几十万也不是大钱,买了可以用还能增值,大家趋之若鹜,你喜欢摩托的你和老婆说要买摩托车肯定一耳光,你说买牌照增值很快说不定就成了。
这事情和黄牛没任何关系,但是一旦曝光,市场乱象难道公开说我们政府人民币印的太多了?说我们限摩导致仅有的牌照满足不了市民的需求?说我们市场监管不力,没有制止投机行为?官方不会自己找事,肯定要有个说法。如果这次的媒体声音读不懂这个警告,那么后续到底是政策限制投机还是拿黄牛背这个锅,还是双管齐下,拭目以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3#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2:35 | 只看该作者
摩托铁皮上新闻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实际上,以前的涨幅并不比现在的更小。

就价格而言,相对人均工资来说,
1985年上海人均年工资1400元,黄A5000元,3.5倍,四轮未普及,作为机动车的二轮是最现代交通工具
1995年上海人均年工资0.92w,黄A1.5w,1.6倍,燃油助动车进入市场,化解二轮刚需,入股没有燃油燃气助动车及以后此后出现的电动二轮,摩牌的价格早就飞起来了。
2005年上海人均年工资2.68w,黄A4.5w,1.6倍,汽车进入家庭,摩托车曾经一时被看作拉客的主要工具,档子很低。
当前人均年工资收入10w,黄A4w,4倍,摩托娱乐化兴起,黄A数量逐步减少。

1985年工资1400到现在的10w,30年年工资增长70倍,黄Afile:///C:\Users\expo\AppData\LocalLow\Baidu\BAIDUP~1\dict\Default\F08B5F~1.PNG从5k到40w,80倍,很离谱么?要知道,80年代普遍贫穷,并且二轮摩托是当时的主力非人力交通工具,现在的富裕程度已经完全不是当年可比,弄个玩具,搞的贵一点,是不是很正常啊。

看新闻也要看门道,作为曾经在媒体有过从业经历的人看来,2014年和本次关于黄A的报道,主要是从奇闻轶事这个角度看,这两次报道里面都提到了炒作,但是都没有把这个事情和人民生活、群众呼声、社会秩序联系起来,也没有进行所谓的呼吁,要求政府部门出手之类的强烈要求。跟60年前的茅台卖到100w一瓶、一张金丝楠木桌子卖到70w报道是不是很类似。同时,报道也提到这是一个牌照是小众群体,这是新闻媒体对该事件的一种定性。

去看一下关于四轮牌照的报道,尤其是二手牌纳入拍卖以前的报道,所有报道都可以读出四个字:怨声载道。当一个新闻报道开始不停的报道民怨、开始呼吁政策介入,这个就是要下手的节奏了。基本敢断言,黄A40W的报道也就是一次性的报道,媒体圈也好、读者也好,大部分都会看了咂舌,然后说一句,这些人脑子是不是华特了。如果后续继续有报道、有所谓群众呼声,然后又官员表态发表看法,那么政策干预可能性就增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4#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2: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sanyechi 发表于 2017-2-9 10:02
进入聚光灯下不是好事情

确实不好,不过我觉得这个新闻就和坊间新闻差不多,茶余饭后聊聊笑笑就好了,毕竟摩托群体太小了,肉包铁一脸踹的印象太深了,我99.99%的同事都不会去玩摩托,相信这个可以窥见整个社会摩友的比例。另外也可以参考汽车之家这个新闻能出现在首页的时间来确定是否成为热点,反正前天的一个黄A四十万的帖子我已经快找不到了,这还是上海论坛,不少两轮四轮一起玩的人群密集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5#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2:50 | 只看该作者
开心路上跑 发表于 2017-2-9 08:20
至少不会一刀切变铁皮,别人是拍卖来的,或几十万买的,物权。

会想办法让你们交流转税,保有税。。。

还要什么请大家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6#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2:51 | 只看该作者
一张京A摩托车牌照为何卖9万            2015-02-02 03:15:37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北京)   
                分享到:                    

         
                                                1        
                    

                            2年前,因准备用摩托车代步,驾照还没考下来的我买了一辆京A牌照的二手摩托,车加牌照共2.85万元。当时就被朋友嘲笑—摩托驾照都没有,就在大冬天花两万多块买个破摩托。两年后,再次关注摩托车牌照时,成交价已经夸张的接近9万元。一张摩托牌照居然能买到如此高价。
少有人关注的摩托车市场这两年却尤为热闹,本田、川崎、Vespa等都将大贸车引入中国市场,并在一线城市开设了专营店。早些年进入中国的BMW、杜卡迪、哈雷也向中国市场引入更多车型,杜卡迪更是为中国市场打造专属车型,BMW也大幅降价,,并拿来更多入门级车来吸引更多买家。一时间,中国的高端摩托车市场似乎也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其实,相比进口摩托车市场的“繁荣”,北京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限制京A摩托车牌照的发放,采取总量控制的方式来控制京A牌照的数量。原因是京A摩托除了分时限行的长安街和全天限行的环路主路外,其他的地方都畅通无阻,这也是如今京A摩托车牌照变得奇货可居的原因之一。
不过直到2012年前京A摩托车牌照的转让价格一直在2万元上下。京B牌照的行驶范围则一直被限制在4环路外,廉价加上没有采取总量控制,于是成为多数摩托车友的选择,北京也成为国内一线城市中对摩托车“包容度”最高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北京针对摩托车的执法越来越严格,北京市对摩托车的“限制”却无松动迹象。摩托车骑行爱好者的不断增加,大排量摩托车配上畅通的京A牌照,更成为一些有经济实力的骑行爱好者首要选择,京A牌照再次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加上车行、二手车公司和个人的炒作,不受任何过户限制的京A牌照转让价格也水涨船高。
事实上,摩托车在不少大城市都是主力交通工具。2年前我去巴黎时,就被大街上和汽车数量相当的各种摩托车震撼,并且最小排量也是250cc,这在北京已算是大排量的入门级。即使是冬天大家仍然穿着保暖的骑行装备,靠摩托车出行。巴黎各条街道为摩托车开绿灯也让巴黎这座城市成为摩托车的天堂,并有效的缓解了巴黎的交通拥堵。



其实摩托车并不可怕,只要依法严格管理,摩托车依然是城市中最高效的出行工具,在占用道路资源、停车资源上也有着先天的优势。更何况,即使牌照限制、限行,也没能阻挡四环道内的京B牌照甚至套牌的“水货车”的出行,针对摩托车的执法也难度倍增。
如何管理摩托车,并不能一味的用限来解决问题。更何况在摩托车尾气排放得到了巨大改善的前提下,环保也不应成为理由。如何完善法律法规、保险制度道路标识和设施,甚至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才是引导摩托车发展的正道。摩托车并不是洪水猛兽,要看城市的管理者如何对待。 文/杨灿(来源:北京青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7#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2:53 | 只看该作者
francishao 发表于 2017-2-9 10:19
我很奇怪的是,为何瞄准黄牛去了……

目前这个市场需要极大的资金量,大黄牛也不能完全搞定的

房价上涨就要抓中介,一个道理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8#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2:53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就这几个在聊天?都老面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9#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2:54 | 只看该作者
京A摩托车牌照三年翻八倍高达10万 业内称不正常
                                                        2014-07-08 15:49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  字号: T|T                                                                    责任编辑:王芳                               
                       
                                                       
▲没有牌照的摩托车随意上路行驶,后座还载人 摄/法制晚报记者 崔毅飞
▲目前,这样的京A牌照已经卖到8万元一个 摄/法制晚报记者 崔毅飞
近日,有市民反映说,经常能看见没有牌照的摩托车在道路上随意行驶。
《法制晚报》记者调查发现,一块三五千元的京B摩托牌照,不准进入四环路内,并非摩托族的首选。一块允许进入四环且限制较少的京A摩托车牌照,已被炒到了七八万元的天价。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不少人选择干脆不上牌照。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已经停发新的京A摩托车牌照,有限的指标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摩托车需求的日益增长。供需不平衡日益加剧,使得价格飙升。
业内人士指出,摩托车牌照本身并无价值可言,价码如此昂贵,是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发现 无牌摩托车 上路不戴护具
昨天下午,记者在西三环看到这样一幕,一辆无牌摩托车上,前后坐着两名男子,两人均不戴头盔及其他护具,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之间来回穿梭。不少市民反映,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
在大兴区旧宫镇记者看到,一名男子上身赤裸,骑着摩托车飞速行驶,头上也没有护具。这辆摩托车同样没有牌照。
另外记者发现,四环主路上,时常能看到京B牌照摩托车的身影。按照相关规定,京B牌照不准进入环路主路。有不少市民抱怨,普通摩托车比较灵活,因此经常不守规矩,比如无牌上路、逆行、占用非机动车道。
但记者发现,如今想拥有一个京A摩托车指标,规规矩矩的上路,得用钱开路,而且价格不菲。
故事 险些溜走的八万元
就职于某IT公司的王乐(化名),摩托车驾龄已经16年。最近在他身边发生的一件事,让“8万元钱”险些从口袋里溜走。
1998年,王乐连车带牌,从其表哥名下过户了一辆摩托车。从最初的望江到现在的宗申越野,摩托车已经成为他无法割舍的交通工具。就在最近,表哥突然找上门来,想连牌带车要回去,被王乐婉言回绝。
让王乐感到很蹊跷的是,因为表哥的父母担心摩托车危险,当年才急于连车带牌出手,如今态度怎会出现180度转变?
后来王乐发现,是因为摩托车牌逆天的价格变化。如今一块京A黄牌,已飙升至8万。“要车时对车牌涨价只字不提,真太不局气了。”小王对表哥钻空子的行为有些不满。
如今的车牌价格,让小王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三年前,这块生铁片子在市间才刚刚破万。
寻访 京A牌三年价格翻八倍
早在1985年,北京市已经停止发放新的京A摩托车牌照,当时已发放的京A指标在25000个左右。从那之后,市民购买摩托车,必须找一辆二手车或报废车指标,过户到自己名下,才能合法上路。往往摩托车经销商就能提供指标,办理京A牌照过户一条龙服务。
京A之所以受宠,主要是因为京B牌照不能进四环,京A却不受限制。虽说京A摩托白天不能上长安街,全天不能上环路主路,但仍具备较大的路权优势。
近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北京东四环外一家进口摩托车专卖店。问及买车后如何上牌时,工作人员回答:“我们这里就能上,京A黄牌8万,京B牌五千,这些指标,都是从二手车或报废车上留下来的。”
记者又致电一家专营日本摩托车的经销商,工作人员坦言,买车就能上京A黄牌,并直接开出78000元的价码。
在天桥商场附近的摩托车集散地,普通的125、250级排量摩托车,价格不过万元左右。上面挂着的京A黄牌,却能开价75000元。
从2011年初,北京市实行机动车购车摇号,京A黄牌的价格便开始上升,从八九千元的价格瞬间破万。过去了三年多,牌价又翻了八倍,远远超出一辆平民摩托车的价格。京B牌照倒是价格稳定,报价区间维持在2000元-5000元。
京A、京B牌的价差日益被拉开,相差10倍-20倍。汽车之家网站上一位摩友干脆说:“10万以下的车完全没必要上京A黄牌,还是京B瞎跑吧,交警抓住就罚100元。”
京A黄牌如此昂贵,究竟有没有人甘当“冤大头”?
北京自由人汽车俱乐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欣,已经拥有23年的摩托车驾龄,是北京摩托一族的老前辈。李欣介绍说,沪A摩托车牌照已经炒到了14万,京A打破10万不是没可能。
李欣透露,现在高价购置京A黄牌,以经济条件好的玩车人居多。这几年北京大贸车(通过中国相关部门全面检测的车型)的销量上涨,哈雷、宝马、杜卡迪这样的进口车受到青睐,二三十万的车都买了,七八万的一个指标咬咬牙也就有了。圈内传言,号码吉利的牌子,能达到上百万的成交记录。
对此,李欣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摩托车因此逐渐变成了奢侈品,有的人并不了解摩托车文化,就是能砸钱。总之都是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在美国摩托车也很贵,但买车自然就有牌。
拥有两辆哈雷的李振宇先生告诉记者,他身边就有财力雄厚的朋友,买完车懒得废话,直接砸钱买合法手续,就是图个省事。
调查·谁在卖
摩托经销商 卖车带卖牌
记者发现,只要是摩托车经销商,就能提供车牌指标,而且是收售一条龙服务。
在58同城生活信息网上,只要搜索“京A黄牌”,就能出现上千条收售信息。有的实体车店还贴出照片——20多辆摩托车整齐排列,都挂着京A黄牌。
北京南城某车店发布的信息:专业收购京A的团队,只要您是京A黄牌,一切疑难问题交给我们。收价标明69000元,售价在73000元。记者以卖车者的名义致电几家实体店,京A黄牌收购价基本在65000元左右。
摩友李振宇回忆,他2011年初购买了一辆哈雷摩托,过了半个月就有车贩子来找他,说车牌现在转手就能挣两三千,问他卖不卖?
据李欣等业内人士透露,除了经销商手里握有指标,也有人专门囤积京A黄牌,多的手里能有上百个指标。但面对媒体,他们肯定不愿抛头露脸。
从不晒牌照 就怕被套牌
京A牌价之高,让1983年开始骑摩托的张秋林先生唏嘘不已,因为他当年上牌根本不花钱。
曾开过摩托车店的王栋先生分析,牌照数量是固定的,车却越来越多,导致京A黄牌价格水涨船高,一块牌照能买辆不错的小轿车,这样的低性价比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
听说京A黄牌越来越值钱,让已经拥有12年摩托驾龄的王峥颇为小心。他从不在网上发自己爱车的照片,就怕被人套了牌。
在北京的一家哈雷摩托店外,记者曾看到这样一幕。一名男子拍着脑门懊恼不已,说自己的京A黄牌前两年卖了两万,现在想想真是后悔。
业内分析
车牌价格暴涨不正常
对于昂贵的京A黄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表示,车牌本身不存在价值,就是一块铁皮的成本,被炒高价属不正常社会现象。
李彬回忆,去年京A黄牌的价格还在三四万元,今年年初到了六七万。4月11日起,外省、区、市核发号牌(含临时号牌)的摩托车,全天禁止进入北京市六环路行驶,因为有不少北京人用外地牌玩大排量摩托。这一限行措施发布当天,京A黄牌飙升到了10万,现在的8万还是降价之后的结果。
李彬认为,摩托车经销商收购车牌,出发点并非囤积炒作,而是为了产品销售,因为没牌就卖不了车。他也听说有人专门收购了上百个车牌。有人收就慢慢有了行情,但最终都是消费者掏腰包。
文/记者 崔毅飞 新闻观察员 王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0#
发表于 北京市 2017-2-9 02:59 | 只看该作者

一张摩托车牌抵一辆奔驰 沪A黄牌价格已超40万元

新民网 02-09 07:06

沪A黄牌价格已超40万,沪C 黄牌成为部分“爱摩族”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晨报记者殷立勤

  【新民网讯】据新闻晨报,在上海,一张铁皮总是可以引发一波舆论狂潮,而除了四轮沪牌的价格走势水涨船高,沪A黄色摩托车牌的价格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向上增长。近日,一篇名为“疯狂的沪牌:如果有一天牌照涨到了一百万……”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声称沪A黄牌的价格已从原先的十几万元升至40余万元,未来车牌的走势难以预料。

  记者调查发现,如果想要购买到一张摩托车牌照,多数情况下买家只能选择通过黄牛进行购买,即便是摩托车销售店声称的“一条龙”服务也往往是与黄牛接轨。

  沪A黄牌2年涨一倍多

  上海民用摩托车车牌有蓝、黄两种颜色,排量低于50CC的摩托车悬挂蓝色牌照,排量高于50CC的悬挂黄色牌照。按照开头字母的不同,又分为沪A黄牌、沪A蓝牌、沪C黄牌、沪C蓝牌和沪B。其中沪A黄牌可以申请转化为汽车牌照,并且可在上海市区内有限制的行驶,而沪C摩托车牌原则上不能进外环以内。2008年起,上海不再为摩托车办理登记注册。

  曾有媒体报道,此前上海总共发行近2万张沪A黄牌,其中三分之二通过“摩转汽”方式变为汽车牌照。截至2014年,市场上仍在使用和流通的沪A黄牌接近9000张。

  在2015年之前,上海摩托车牌照就曾从8万涨到10多万,在2015年上半年,沪A牌照的定价已经到达15万元左右,到了下半年逐渐逼近20万,2016年直接突破30万元。而在2017年春节之前,上海摩托车牌的价格还在30余万元,年后高升至40多万元。

  记者咨询沪上几家摩托车销售店得知,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如果要办理一张沪A黄牌,价格在41.5万元左右,不同的门店收费也各不相同,价格更高的可以达到43万元。而这样的定价却始终没有一个“上限”,据了解,因为现在摩托车牌的稀缺性,很多市面上进行买卖的摩托车牌往往都是由黄牛或者卖家自由定价。

  店家表示上牌只能找黄牛

  在沪上某摩托车销售店,记者询问得知,现在办理摩托车牌大多是通过店家的“一条龙”服务或者买家自己找寻黄牛才能上到沪牌,“除非你有认识的人愿意把牌照给你,不然我们就帮你全部搞定。”该销售门店的工作人员说道,但实际上,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即便是付钱给了店家,“店家也是通过找黄牛才能帮你把牌照办好”。另一家摩托车销售店则明确告知记者,现在如果想要上沪A黄牌只能通过寻找黄牛,但是需要等待的时间并不需要很久,“只要你确定买车牌了,最多一周就可以帮你上好车牌”。

  记者调查发现,一旦市民想要购买一张摩托车牌,多数人都会选择去寻找黄牛办妥事宜,而上海至今也未出现有关摩托车牌销售的定价标准和政策,某业内人士表示,上海摩托车牌的价格较高主要还是因为,目前上海摩托车牌的总量较少,“而且真正会在摩托车牌上进行交易的人也比较少。”在人数并不多的情况下,往往交易的定价都会比较自由,“因为总数量少,即使卖方开出几十万元的价格,买方真的想买的话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

  黄牛:钱到位一周内搞定

  记者上网搜索到某代销售上海摩托车牌照的黄牛,在得知记者需要办理沪A黄牌后,黄牛重复询问了两遍:“你确定要办黄牌?”该黄牛表示,现在沪A黄牌的收费价格在40多万。沪A蓝牌的收费则较低,价格在十几万左右,“你如果一定要办理黄牌就先确定价格是不是可以接受。”在得到确切回答之后,该黄牛告诉记者,只需要将费用打入银行卡,最慢一周便可以完成全部事宜。

  据该黄牛透露,“只要你有钱,办好一张车牌很快的。”他告诉记者,“我的手头本身就有一辆破车,你如果需要,车牌很快就可以过户给你。”对需要办理车牌的市民而言,只需要携带好相关证件便可以完成买车牌的事宜,“过户这件事情很快,快的一天就可以搞定。”“那还需要准备些什么吗?”“你负责出钱,其他我都会帮你搞定。”

  对黄牛而言,办理一张摩托车牌似乎轻而易举,是否因此黄牛便可以掌握“定价权”?对此,某业内人士表示,对黄牛来说,真正依靠摩托车车牌吃饭的人很少,“黄牛最大的优势在于渠道,客户想要什么他们就可以帮忙联系到什么。”并不会有黄牛将自己的注意力全放在摩托车牌的转卖上。另一方面,对拥有摩托车车牌的市民而言,车牌一直在涨价,更加没有必要去卖。

  多种因素推高摩托牌照

  据“疯狂的沪牌:如果有一天牌照涨到了一百万……”文章写道,不少上海摩托圈子的市民因没有早早手握几张车牌而懊悔不已。对此,不少市民怀疑,是否“爱摩族”的存在,在无意间推动上海摩托车牌价格进一步上升?

  记者采访沪上摩托资深玩家郭先生得知,实际上,在上海的车友圈里,很多年纪较长的车友所拥有的车牌在早几年便已经购置妥当,早几年,相比沪A车牌的价格,有些新加入的车友则会选择购买沪C车牌,“但是这样子就又造成了沪C车牌的购买欲不断上升,然后沪C牌照价格开始上涨。”沪C价格的上涨进一步推动沪A,才会让沪牌的价格看不到上限。

  此外,上海摩托车牌与上海私车牌照有所不同,摩托车牌可以通过过户来完成交易,“很多人会在网上发布信息,然后车友或者黄牛就会去询问,直接办理过户即可。”同时,郭先生透露,有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市民会因为多年拍不到汽车牌照,无奈之下便要求黄牛去收购摩托车牌照,“按照‘摩转汽’的政策,他们可以把买来的摩托车牌照转到自己的名下,然后再转成汽车牌照。”晨报见习记者张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1#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3: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sun1298 发表于 2017-2-9 10:54
京A摩托车牌照三年翻八倍高达10万 业内称不正常
                                                        2014-07-08 15:49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  字号: ...

数字概念,比如九千可以写作近万,但是四十万,一部奔驰,这样的描述确实是有震慑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2#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4:37 | 只看该作者
sanyechi 发表于 2017-2-9 08:07
兴奋吗?还好啦,只不过说什么中什么而已。

目前为止你说的还什么都没有中过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3#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4: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fangjialei 发表于 2017-2-9 12:37
目前为止你说的还什么都没有中过哦

好吧,我承认,报道是我写的,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4#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5:03 | 只看该作者
fangjialei 发表于 2017-2-9 12:37
目前为止你说的还什么都没有中过哦

我只知道池医生把名下的摩托车牌蓝A给抛了。。。。。。。。。。。。其它都不是很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5#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5: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VICTORCHU 发表于 2017-2-9 13:03
我只知道池医生把名下的摩托车牌蓝A给抛了。。。。。。。。。。。。其它都不是很清楚

必须的,短线做做,长期投资不如黄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6#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5: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VICTORCHU 发表于 2017-2-9 13:03
我只知道池医生把名下的摩托车牌蓝A给抛了。。。。。。。。。。。。其它都不是很清楚

我还知道大v当年lpg享受了十年,最后听朋友劝,咬咬牙入了黄a,对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7#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5: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韩正今年新年之后先去的是解放报社,报业集团,澎湃新闻,舆论圈刚刚敲过警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8#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5: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sun1298 发表于 2017-2-9 10:35
摩托铁皮上新闻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实际上,以前的涨幅并不比现在的更小。

就价格而言,相对人均工资来 ...

关于新闻媒体那段评论的十分精辟,令人茅塞顿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9#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5: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0#
发表于 上海市 2017-2-9 06:05 | 只看该作者
sanyechi 发表于 2017-2-9 12:54
好吧,我承认,报道是我写的,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哈哈哈

这篇报道不一定有后续,倒是今天公司里很多人向我打听黄a,还表示2年前该听我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6-8 23: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