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耍耍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心丈量旅程--2个月摩旅单飞西部边陲2万公里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1201#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4 05:26 | 只看该作者
         顺着沥青马路,行进在高高的白桦林里,伊犁河水雾慢慢升腾,暮䕣中来到巩留县城,夜里投宿海燕旅社,行李和马儿寄放完毕,到街上撸串、拌面、冰啤。“巩留”是建县时拟取的名称,似因巩乃斯河而得名。据民国年间《巩留县志》手抄本所载,巩留县当时辖地广阔,故取“巩吉斯、特克斯塔留”前后二字而命“巩留”,有“巩固长留”之意。哈萨克语作“托古斯塔绕”(意为“九条支流”,寓意众多的河支流),蒙古语、维吾尔语则作“托古斯塔拉”。据史记载,先秦时代,巩留一带就居住着古老的伊犁塞种人。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驻扎西域的日逐王贤掸降汉,天山南北诸地均归汉朝中央政府统属。先秦为伊犁塞人地,自两汉迄晋为大月氏、乌孙国地,隋唐为西突厥地,元明为察合台汗国及蒙兀尔斯坦游牧地。明末清初为西蒙古准噶尔部牧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02#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4 05:41 | 只看该作者
神七老黑 发表于 2016-6-4 12:35
摩旅是需要大量时间的。

         清晨老板娘海燕见我在收拾行装,昨晚在登记的时候已经知道了我前面的历程,就问了我后面的行程,羞涩的问我是否可以给我和我的马儿拍个照,他要把遇上的我发到她的朋友圈里面去,我问她需要什么镜头,她就顺便拍了几张。由于时差,我一路习惯上北京时间8点开始新一天的旅程,早饭如果遇上人烟稠密路段就在路边下一个地方10点钟左右解决,多数人烟稀少路段要么干粮,要么早餐午餐一起解决了。下午的8、9个小时是主要长途赶路和逛景区的时间。一切检查完毕出发,下一个目标八卦城。
       特克斯县城是中国唯一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历史文化名城。“特克斯”,一说是突厥语,意为“野山羊”或“阴面、阴坡”之意;二说系蒙古语“特克协”之音变,意为平原旷野溪流纵横之意。公元前176年以前,特克斯境域居住着塞种人。境内阔克苏河谷的迈特格尔至今留有塞种人墓地。西汉前元四年至西汉后元三年(前176~前161),原居住在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人被匈奴击败后西迁,驱逐塞种人,占据伊犁河特克斯河流域地区,史籍称大月氏。汉建元二年至汉元兴六年(前139~前129),乌孙王猎骄靡与匈奴老上单于联合进击大月氏,大月氏人西迁大夏,乌孙人在伊犁河、特克斯河流域,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孙国。乌孙国与汉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隋唐时今特克斯县为西突突厥地。唐朝统一西域后,特克斯河流域隶属西域都护府管辖。公元10世纪,喀喇汗国建立。宋建炎四年(1130)喀喇汗国被西辽所灭,特克斯属西辽地。成吉思汗统一西域,特克斯河流域为察合台(成吉思汗次子)封地,史称察合台汗国。明代为蒙古卫拉特(又称瓦剌、厄鲁特)等部游牧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03#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4 05:48 | 只看该作者
         据记载1937年,人们取《易经》中“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之意而设计筑城。特克斯城占地960公顷,整个城呈八卦形态,以城中花园为中心,有8条街道向外辐射,与4条环路相交。特克斯县是国内唯一没有红绿灯的城市,也是唯一不堵车的城市。该城始建于1937年,由当时的伊犁屯垦使兼警备司令邱宗浚现场查勘、设计。八卦奇城世界独有,特克斯整个县城根据《周易》八卦"后天图"方位设计建成,城中心向外辐射"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条大街,由从内向外四条环路联通,县城方位"坎"北,"离"南,"震"东、"兑"西,神经的《易经》方位学说以有形方式规模宏大的再现于此,登城中心30米高"观景塔"可饱览八卦城全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04#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4 05:54 | 只看该作者
         特克斯——古代多出“天马”的乌孙国所在地。特克斯不仅诠释了易经文化,而且也是乌孙文化兴盛地。 特克斯地处天山北坡西部,哈尔克山北麓,乌孙山南麓,特克斯河谷盆地。根据我国古代历史文献《史记》、《汉书》、《唐书》、《魏书》等记载,公元前二世纪前期,乌孙人由甘肃西迁新疆伊犁,占据了最富饶的特克斯河流域天然大草原,生息繁衍长达五百余年,成立了当时西域第一大国——乌孙国。乌孙人是今天哈萨克族的主要族源,“乌孙”在哈萨克语中意为“团结、联合”。特克斯是中国古代有史记载远嫁公主最多的地方(汉朝解忧、细君二位公主均嫁入乌孙国),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赛马场——“汗草原”所在地,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建立“牙帐”最多的地方。截至21世纪初,特克斯的土地上仍保留有大量乌孙墓群。乌孙古墓分布在依山傍水的草原上,呈南北走向,五至七座为一列,其中有大墓、小墓之分。
       乌孙文化一个重要特征是马文化为主。乌孙马又称“天马”、“西极马”。特克斯位于天山降水丰沛区,水草丰美、气候温寒,因此自古出骏马。据史学家考证,公元前104年,乌孙王向西汉王朝求婚,呈送汉武帝的千匹良马,就是从当时特克斯赛马会中挑选出来的乌孙马。然而,在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众多民族中,只有乌孙人和他们的后代哈萨克人有熏食马肉的习惯。据专家认定,马肉有益于恢复肝脏机能,防止贫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增强人体免疫力。重视保健的日本人也爱吃马肉,近些年特克斯县一些企业以每公斤百元的价格向日本出口高档马肉。
       特克斯境内的喀拉峻草原是当年乌孙王迎娶细君、解忧公主的地方。特克斯境内有乌孙古墓两万多座,这是中国保存完整、数量最大的乌孙古墓群;特克斯区域气候宜人,冬暖夏凉,较周围地区适宜避暑,故乌孙人以此为夏都。特制伊力大曲,人们习惯上叫伊力特曲,属浓香型白酒。晶莹透明,香气浓郁,口感绵实,回味悠久。伊力特曲早就以它优良的酒质和特殊的风味闻名全疆,是在各种大赛上屡次夺魁的名酒,享有“新疆茅台”的美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05#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4 12:34 | 只看该作者

        出八卦城沿着S220去了昭苏县,后面要去的朋友如果时间充裕,个人建议也可以去一趟昭苏县,那里有块著名的平定准噶尔勒铭碑,此碑立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平定准噶尔勒铭碑全名为《平定准葛尔勒铭格登山之碑》,位于新疆昭苏县城西南60公里的格登山上,北距松拜边防站哨所约100米,那对面还有因为一些列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出去土地和离散的子民。

       碑石为青砂石质,由清官兵1000余人从南疆叶城县运进,整个立碑事宜由伊犁参赞大臣督办。通高3.03米,宽0.98米,厚0.27米,分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保存基本完好。碑额两面均刻二龙戏珠图案,正面中部刻竖书“皇清”二字,背面中部刻 “万古”二字。碑座两面雕刻万里碧波烘托出一轮朝日的图景。碑身两面竖书阴刻四种文字的碑文,正面为满文和汉文,背面为蒙文和藏文,其中汉文碑文共计8行240字,用四言叶韵体写成。碑文由乾隆皇帝亲撰,记述乾隆二十年(1756年)清军在格登山平定准噶尔部叛众,叛军首领达瓦齐逃窜南疆,终被乌什回部阿奇木堆集斯伯克擒获并押交清廷这一历史事件的经过,赞颂格登山之战中参战勇士的英雄精神。

       格登山碑全文:格登之崔嵬,贼固其垒。我师堂堂,其固自摧。格登之嶻壀,贼营其穴。我师洸洸,其营若缀。师行如流,度伊犁川。粤有前导,为我具船。渡河八日,遂抵格登。面淖背崖,藉一昏冥。曰捣厥虚,曰歼厥旅。岂不易易,将韬我武!将韬我武,讵曰养寇?曰有后谋,大功近就。彼众我臣,已有成辞;“火炙昆冈”,惧乖皇慈。三巴图鲁,二十二卒,夜斫贼营,万众股栗。人各一心,孰为汝守?汝顽不灵,尚窜以走。汝窜以走,谁其纳之?缚献军门,追悔其迟!于恒有言:曰杀宁育。受俘赦之,光我扩度。汉置都护,唐拜将军,费赂劳众,弗服弗臣。既臣斯恩,既服斯义,勒铭格登,永诏亿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06#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4 12:43 | 只看该作者
         从S237到达伊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伊犁,地处新疆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内,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唯一的既辖地级行政区、又辖县级行政区的自治州,也是全国唯一的副省级自治州。伊犁州西邻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中国陆路最大的通商口岸霍尔果斯口岸位于州境西部。境内驻有伊犁师范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四、七、八、九、十师和新疆矿冶局、天西林业局、阿山林业局、新疆卷烟厂、阿希金矿等一批中央和自治区直属单位。伊犁被誉为“塞外江南”、“中亚湿岛”,“花城”,伊宁市是伊犁州的首府。曾入选“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伊犁得名于伊犁河(光明显达,形容河水在太阳照耀下碧波粼粼),最早见《汉书》,史称伊列、伊丽、伊里等名。清乾隆年间定名伊犁。《西域同文志》中,伊犁为维语,取义于“犁庭扫闾”(意即将庭院犁平整用来种地,把里巷扫荡成废墟),寓意平定准噶尔功盖千秋,西陲从此永保安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07#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4 12:55 | 只看该作者
         古代的伊犁,泛指伊犁河流域以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古代四大流放地之一  ,最早见于中国史册的伊犁民族是塞人,西汉时伊犁为乌孙国属地,显庆二年(657年),唐朝政府命苏定方为伊丽道大总管,进军伊犁,统一了西域。其地置州、府,隶属安西都护府,唐武周长安二年(702年)改隶新设置的北庭都护府。公元657年,唐朝政府命苏定方为伊丽道大总管,进军伊犁,以万人击溃了阿史那鲁的十万大军,并兵分南、北两路乘胜追击进军伊犁河谷,平定了阿史那贺鲁的叛乱,再次统一了西域。唐朝中央政府在西域实行了和内地一致的行政建制,针对伊犁地方各部族多是西突厥这一特殊情况,采用羁縻性质的都督府州制度进行管理,任命和册封当地各族部落首领担任都督,允许世袭。他们作为唐朝政府的官员,领取俸禄,具体负责当地日常行政事务,在伊犁及其邻近地区设置了洁山、盐泊、双河、等都督府,在各都督府内设了功、仓、户、兵、法等专职官司吏,并在北庭沿天山北麓通弓月城,渡伊犁河到碎叶的交通线上,设置了完整严密的驿站制度,唐朝在伊犁除设官轩守,征收赋税外,还加强了军事部署 ,从内地调拨了大批常备军队驻防伊犁,归北大庭大都护府直接指挥。唐朝在伊犁的这些措施,把伊犁同祖国内地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维护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畅通和繁荣,使伊犁与中原的统一达到了新的高度。
       唐代后期,伊犁地方的主体民族为突厥旧属葛逻禄部,葛逻禄与回纥、牙格马部联合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它的首领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自称“桃花石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地方政权。1124年,东北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部万里西迁至西域,1131年灭喀喇契丹。伊犁的葛罗禄部即臣服于西辽王朝。在这一时期,伊犁著名的古城——阿里马城,赤木儿城兴建,并发展成为丝路北道上的重镇。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草原诸部落,建立蒙古帝国,后又向西进军,开始征服西域,1211年,伊犁河流域的葛逻禄部投附成吉思汗,大大动摇了西辽的统治。1219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经伊犁河谷,出征中亚,成吉思汗征服西域和中亚广大地区后,将伊犁等广阔土地分封给他的二儿子察合台,史称察合台汗国。
       伊犁虽是察合台汗王的封地,但由于伊犁的战略地位,蒙古帝国和以后的元朝中央政府实际上是直接管理伊犁的,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于1268年派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里马城。1275年,又派丞相童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畏佐那木罕。1306年元朝政府将窝阔台兀鲁斯领地划归察合台汗国,元朝的统治达到包括伊犁在内的中亚地区。16世纪20年代,察合台系的蒙古人已大部融合于四周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中,1677年,进入新疆的瓦刺又称厄鲁特、卫拉特、内分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中的准噶尔逐渐取得统治地位以伊犁为会宗之地 清朝政府统有伊犁,始自对准噶尔的平定,1755年,清朝政府在断续数十年对准噶尔部的征战后,乘准噶尔内讧之际,发兵讨伐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大获全胜,即指著名的格登山之役。清朝统一西域后,于1762年在伊犁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作为当时新疆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统辖天山南北各路驻防城镇及归附清朝的中亚和哈萨克各部。

       伊犁州的新源县亦称巩乃斯,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北麓的伊犁河谷东端,地形特点是三面环山,西部敞开,东高西低,自然草场有701万亩。(巩乃斯)先秦为塞人地。自两汉迄晋皆为乌孙国土(乌孙汉时属西域都护府至晋)。至隋唐被西突厥控制(文帝开皇四年,西突厥臣隋),必国名为石汉那国。唐时属昆陵都护府代管的鹿州都督府(原为五咄陆部的突骑施牧地)。辽至元间为察合台汗国,元为阿力麻里行中书省。明王朝时隶于卫拉特,均为游牧养生之所。至清朝政府统一新疆后,伊犁置将军及道、府、县,新源被置为厄鲁特营游牧地,划分为上三旗及下五旗。下五旗在在霍诺海、崆吉斯、哈什一带,新源全境就包括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08#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4 13:08 | 只看该作者
         伊犁风景名胜有巩乃斯草原、唐布拉草原、那拉提草原、昭苏草原;青铜时代的乌孙土墩墓葬群、西辽西域名城阿拉力马力遗址,唐代弓月城遗址,有乾隆皇帝御书的格登山记功碑和伊犁将军府、惠远钟鼓楼、林则徐纪念馆等众多的景观。伊犁巩乃斯,蒙语意为“太阳坡”分布在伊犁新源境内,是新疆细毛羊的故乡,也是“天马——伊犁马”的著名产地。一路遇上一大片、一大片长势最旺的薰衣草,有的观赏需要付费,有的则免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09#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4 13:20 | 只看该作者
         伊犁巩乃斯草原四季景色俱佳,而以春色为最,6月哈萨克牧民从冬窝子转场而来,使花香鸟语之中,又多了阵阵牧歌,片片牧群,盛装的少女,剽悍的骑手,为壮美的大草原增添了盎然生机。距新源县城3公里,恰合普河飞泻而成的恰合普瀑布,呼啸而下,为巩乃斯重要的景点之一。巩乃斯,哈萨克语为太阳出来的地方。巩乃斯草原,从广义上讲,应为巩乃斯河水系流域草原的统称,多分布在新源县境内;而在新源县面积即达1100余万亩.巩乃斯草原四季景色俱佳。而以春色为最,碧绿如茵的大地上,各色野花争奇斗艳。距新源县城西南3公里,恰合普河飞泻而成的恰合普瀑布,呼啸而下,为巩乃斯重要景点之一。草原北面的阔克乔克(绿色山峰)山北麓分布着全国唯一的野生果树林,有塞威氏野苹果、马林(树莓)、野生欧洲李等等。地跨新源、巩留二县,已被列为自治区野果种质资源保护区,并建立了野果林改良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10#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4 13:32 | 只看该作者
         唐布拉草原位于新疆伊犁的尼勒克县境内东部,自尼勒克县城沿喀河溯源而上,喀什河两岸丰茂的山地草原和河谷草原即是人们通常所指的唐布拉草原。唐布拉草原得名于阿吾拉勒山北坡唐布拉沟东侧有几处突兀的岩石,因岩石酷似玉玺、印章而得名。唐布拉草原意即“印章”。唐布拉草原景点众多,据说有113条沟,每条沟都有各自的特色。流泉瀑、溪水淙淙;奇特的阿尔斯郎石林,壮观的草原落日;冰峰雪岭倒映在静寂幽深的高山湖泊之中。温热清爽的温泉,蓝蓝的天,绿茵茵的草坂,每时每刻给人以美的享受。
       唐布拉草原是喀什河上游峡谷草原景观的统称,得名于唐布拉大峡谷。因为其山谷东侧山梁上有块硕大无比的岩石,恰似玉玺印章,故得名唐布拉(哈萨克语意为印章)。位于乔尔玛-唐布拉大峡谷,距县城东南91公里,东接独山子-库车公路。 据说唐布拉有113条沟、113个景,哈萨克阿肯(民间诗人)可即兴唱出每条山谷的奇观。唐布拉草原是个融森林、草原、急流、山石美景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区。著名影片《天山红花》,曾在此拍摄外景。据说唐布拉有113条沟、113个景,哈萨克阿肯(民间诗人)可即兴唱出每条山谷的奇观。唐布拉草原是个融森林、草原、急流、山石美景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区。著名影片《天山红花》,曾在此拍摄外景。流泉瀑、溪水淙淙;奇特的阿尔斯郎石林,壮观的草原落日;冰峰雪岭倒映在静寂幽深的高山湖泊之中。温热清爽的温泉,蓝蓝的天,绿茵茵的草坂,每时每刻给人以美的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11#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4 13:52 | 只看该作者
         伊犁地区原著居民哈萨克族为主,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骑着快马直冲主人家门,因为这会被认为是挑衅或是报丧和传送不吉利的消息;做客时,不能坐在主人放有食物的箱子或其它生活用具上,他们认为食物是上天赐予的,是圣洁的;在毡房内不要坐床,应盘坐在地毯上,最好不要把两腿伸直,也不要脱掉鞋子;在交谈和吃饭时,不要剪指甲和打哈欠,否则就是对主人的极不尊重;主人做饭时,客人不要动餐具,更不要用手拨弄食物或掀锅盖;主人割给客人吃的肉或是送给客人晚上住宿用的被褥一定不能拒绝,要愉快的接受,否则主人会认为你瞧不起他;饭前饭后,主人都会给客人倒水洗手,洗完后不要乱甩手,而应直接用毛巾把手上的水迹擦干;还有不能当面夸主人家的孩子尤其不能说他的孩子“胖”,也不能当面赞美主人家的牲畜和猎犬等;不能追打主人家猎犬和看门狗,也不要当面清点主人家的牲畜数量;不能跨越拴牲畜的绳子;走路时遇到羊群应绕道而行,更不能骑马直冲羊群;不能用手或棍棒指点人数,否则会认为你在把人当作牲畜清点;在哈萨克族家做客,一般不要超过两天;借用的马在归还时要卸下马鞍,否则会认为是不礼貌的;到哈萨克家做客主人会倒奶,喝后平放奶碗,如果你喝够了就用手盖盖碗口表示,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你奶碗喝光了主人会一直斟满表示热情,斟满不喝主人会以为招待不周会不高兴等习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12#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4 14:20 | 只看该作者
         在昭苏去往伊宁的省道237路上见一只灰色动物横滚过公路,只见它在公路边坡乱石中爬不上去很着急,停车一看吓了一跳,这动物外貌似搞笑的泰迪熊,也有老鼠和兔子的特征,当时不认识拍了下来,旅程回来上网一查,奶奶的遇上的是宝贝--新疆伊犁鼠兔,全世界数量不足1000只,比大熊猫还稀少的品种,人们有几年不见他的踪迹了,以为它灭绝了呢。
       新疆有十八怪,每怪对外地人来说都很新奇。在霍尔果斯附近的农田里见到的一怪有些为难,说出来会招来骂声,不说出来闷在心里难受。当地人种的葡萄准备出售的就套袋、喷药,准备自己吃的就没套袋,当然也不喷药。套的袋子拿过来一闻药味挺重的,当时喷的啥药?自己看看它们的包装吧。这种信用危机貌似已经很多了,但是我觉得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13#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5 00:25 | 只看该作者
傍晚的伊犁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14#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5 00:34 | 只看该作者
         霍尔果斯口岸位于伊犁霍尔果斯市境内,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界以蜿蜒的霍尔果斯河为界,霍尔果斯口岸因其而得名。霍尔果斯口岸1983年11月16 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对哈萨克斯坦国和第三国开放。1992年8月,中哈两国政府同意该口岸向第三国开放,具有国际联运地位。据说现在已取消第三国开放,只对哈萨克斯坦开放。
       霍尔果斯口岸距伊宁市90公里,距乌鲁木齐市670公里。对方口岸为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口岸,距中方口岸仅15公里,距哈萨克斯坦雅尔肯特市(原名潘菲洛夫市)35公里,距哈萨克斯坦原首都阿拉木图378公里。霍尔果斯口岸的历史十分悠久,远在隋唐时,便是古代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驿站。新中国成立后,霍尔果斯口岸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苏贸易的西部最大口岸。1983年,国际形势好转起来,中国也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热潮,自此,沉寂了近20年的霍尔果斯口岸又恢复了生机。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近年来,通过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口岸年进出境人数、过货量增长很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15#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5 00:49 | 只看该作者
         霍尔果斯口岸位于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的伊犁河谷谷口,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同时又是国道312线(上海——霍尔果斯口岸)的最西端,陇海—兰新铁路国际新通道的最西端,与其他边境口岸相比,运输距离较短,降低了运输成本,有利于商品的集散。在霍尔果斯特区还有一个更为特殊区域,那就是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它横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是一个面积达5.43平方公里封闭区域,中方、哈方及第三国人员及货物、车辆在区域内跨境可以自由流动,入区免签证合法停留30天,从中方一侧进入每人每天可携带30000元免税商品,哈方一侧进入可以携带10000欧元免税商品;国务院批复为陆路整车进口口岸,欧洲原产地车运输距离成本骤降;境外货物入区享受保税扶持政策;境内外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实行退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16#
发表于 广东省 2016-6-5 01:01 |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了,谢谢楼主,请你精彩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17#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5 01:01 | 只看该作者
         中哈国际边境合作区有几大亮点:退税免费政策可以使商户的进货成本降低,可以以更低价格来吸引顾客,免税政策可以使到合作区购物的顾客或游客买到低价免税商品而不用交税,将来到合作区购买欧洲奢侈品的价格会比国内低很多;免签证政策很方便会使更多的商人汇聚合作区,比如中亚国家或者土耳其、俄罗斯商人他们原来要到中国采购商品,进入中国会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因为要到中国驻所在国大使馆办理签证,才能到中国商家所在地去采购,如果到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区,时间上和金钱上的花费会降至最低,因为中哈合作区里汇聚世界各地的商品,汇聚有世界各地的商人,进入合作区是不需要办理签证,各国商人在这里很容易找到自己的需要采购的商品,哈萨克斯坦与许多国家之间是免签证的,他们凭借自己的护照,不需要到大使馆办理签证,直接凭护照可以进入中哈合作区,在合作区里中方及哈方、第三国人员可以自由流动,商人在这里可以住宿、采购商品、签定合同、结算。大大降低了自己采购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可以说未来中哈国际边境合作区是世界的购物中心及旅游热点。目前是中国唯一可以直接人民币结算的边境贸易区试点特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18#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5 02:02 | 只看该作者

         逛国门景区的时间没有排队等候的时间长,除了了却在国门上望望对方的新奇,真没啥看的。对国际商贸城里的东西没多大兴趣,出发果子沟。果子沟的另一个名字是“塔勒奇达坂”,有“伊犁第一景”之称,“山水之奇,媲于桂林,崖石之怪,胜于雁岩。”果子沟地势险要,峰峦峭峙,怪石林立,松桦繁茂,果树丛生,野花竞放,飞瀑涌泉,被称为“奇绝仙境”,有“伊犁第一景”之美誉。该沟古为我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路北新道的咽喉,有“铁关”之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19#
发表于 安徽省 2016-6-5 06:01 | 只看该作者
风景名胜有巩乃斯草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20#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5 07:48 | 只看该作者
粤R天剑王 发表于 2016-6-5 09:01
长知识了,谢谢楼主,请你精彩继续!

         果子沟是伊犁地区的天然门户,是一条北上赛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峡谷孔道,在古代,这里是我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路北新道咽喉,被成为“铁关”,同时也因为它宜人的风景被誉为“伊犁第一景”、“奇绝仙境”,古人赋诗赞其“山水之奇,媲于桂林,崖石之怪,胜于雁岩”。 果子沟全长28公里,地势险要,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始凿山通道,曾架桥48座,可见路之险峻。清乾隆时改建为42座,现在仍是乌伊公路干线的重要路段。当年全真派真人邱处机应成吉思汗之邀进西域路经此地,曾赋诗:“金山东畔阴山西,千岩万壑横深溪。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许通轮蹄。前年军兴二太子,修道架桥彻水溪。今年吾道欲西行,车马喧阗复经此。”  又诗曰“银山铁壁千马重,争头竞角夸清雄。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清朝时洪亮吉路过,留下一首诗:“看山不厌马蹄遥,笠影都从云外飘,一道惊流直如箭,东西二十七飞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6-3 13: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